欢迎光临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网!
当前位置:首页>>智慧养老

养老院里的“种菜社交”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09:42:49 人气:107

  养老院老人生活词典里有没有“社交”一词?答案是肯定的。这也是许多老人在进入养老院这个特定社会范畴后,逐步摆脱自身孤寂、充实新的生活的重要形式与内容。在崇明区东平镇养老院里,近两年一种以“种菜社交”命名的新方式,正在那里悄然兴起,且越来越受到老人们的青睐

  这里有一个300平方米的生态小菜园,成了老人们热衷的场所。在田间劳作的不仅有养老院工作人员,还有部分入住在这里的老人一起参与。平时只要有空,这群60至80多岁的老人在地里干起活来特别有兴致。这些人中,有的是没有种过地的市区退休老人,也有不少年轻时就是农村种地能手。入住养老院后,大家都比较空闲,时间又多,不少老人一时无所适从,感到生活寂寥。为了帮助大家能尽快地适应养老院生活,也带动大家多多活动手脚,东平养老院在积极开发文化娱乐功能、组织大家开展多种活动同时,因地制宜为老人们打造了这种接地气的“田园生活”模式, 使一些老人通过“种菜社交”方式,走出房间走进地头,在锄地栽苗中结交朋友,活跃身心。

  今年已87岁的秦兆康老人说:“入住东平养老院3年了,平时在菜园里种种菜、活动活动筋骨,既锻炼了身体,又吃到自己种的蔬菜,很开心。”还有的老人说:“种菜,让我有了新朋友,彼此提携,感到不孤单。”这两年,每每生态小菜园里长出(结出)的头茬蔬果,养老院总是让参与种植的老人优先品尝。

  已在这行“摸爬滚打”十五六年的院长沈志刚说:“许多老人由于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圈子,容易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焦虑感。而养老院,则是老人新的生活空间。我们在关心和照顾好他们的同时,当竭力帮助老人找到新的精神生活方式,以此来提升长者养老所期待的这种幸福感。”

  近些年来,这个拥有50个标准床位的公办养老院,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先后几次进行硬件环境改造,使得老人居住环境和质量不断提高。与此同时,他们还在精神生活上积极开动脑筋,除开辟“生态小菜园”、拓展“户外生态体验”、结合时令举办“节气节庆活动”外,每周都会安排一系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化节目,使老人们生活充满着情趣与快乐。平时,养老院管理人员和专业社工也很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,主动与老人拉家常,鼓励他们多参与各种活动和进行正常有益的社交,消除或减轻老人的孤独感,使老人更多时享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同步愉悦。